在吉林大地近30个年头,往事并不如烟。一幕一幕,对李万升来说,恍然如昨。
从怀揣70元“创业资本”到如今缔造了数亿元的商业王国,是一种敢闯敢拼的斗志支撑着他;
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到陆续在吉林大学、清华大学、长江商学院深造,是一种追求上进的信念鞭策着他;
从只身创业到做爱心慈善,是一种乐善好施的美德鼓舞着他;
从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的一个小村庄,到扎根吉林三十载,是一种对这片白山松水的深情温润着他。
这就是李万升,一个身上有着众多标签的“新吉林人”。鼎庆经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吉林省人大代表、吉林省工商联常务委员、东北三省豫商联合会会长、吉林省河南商会会长、上海爱心联盟理事长。他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吉林省道德模范、第七届感动吉林人物、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中华孝亲敬老楷模提名奖,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创业优秀个人称号……2013年,李万升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身上带着“光环”的李万升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日前,记者在第三届全球吉商大会召开前夕对他进行了专访。
七月骄阳似火,第一次走进鼎庆经贸有限责任公司的大院里,环境干净整洁,员工礼貌有素,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黝黑的皮肤,真诚的笑脸,李万升的健谈、好客让人感觉不到丝毫陌生,而像是许久未见的老朋友一样亲切。
“这一晃儿,来吉林近三十年了。对我来说,这里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把我的亲人、朋友都带到了吉林。”李万升说。他1968年出生于河南省清丰县一个贫穷的村子里,家中共有8个兄弟姐妹,生活非常贫困。6岁时,父亲又因病去世。1985年,李万升自愿参军,由于表现突出,多次立功和受奖,入伍第二年就入了党。1987年,他从部队复员,回老家务农。
虽然出身贫寒,但是李万升身体里一直流淌着不甘人后、勇往直前的血液。如何打破当时穷苦的生活状态呢?因为家里有亲属在吉林,所以他经过深思熟虑后,向村里人借了70元钱,只身来到吉林长春“闯关东”。
无资金、无技术、无背景,初来乍到的李万升可谓是个“三无”农民。为了维持生计,他先后在建筑工地、运输等行业给人打工。后来,李万升决定从一名“倒骑驴”装卸工做起,开始创业之旅。他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一年四季几乎整日都在露天工作。夏天皮肤黝黑爆裂,冬天满手冻伤皲裂。凭着比常人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李万升挖掘了人生的第一桶金——3000元。
李万升用这第一桶金开了一家食品店,又将食品店扩大成副食商店。1992年,他成立“长春市鼎庆液化气服务站”,以为居民换液化气罐作为二次创业的开端。公司成立之初,规模小,人员少,影响力低,没有多少客户。李万升就和工人一样摸爬滚打,白天啥活都干,亲自扛液化气罐;晚上在居民楼发广告。为了打开市场,他坚持“给予客户的比客户期许的更多”的经营理念,真诚服务,信守承诺。
随着公司不断壮大,李万升面临着新的难题:一是自身缺乏管理能力,二是学识和理念跟不上。于是,他开启了漫长而又丰富的“充电”,从2000年起先后到吉林大学、清华大学、长江商学院进修。不仅如此,自2008年起,他还将自己所学所感写成家书,每周末与家人分享。“虽然只是只言片语,但却改变着不同的人,激励着不同的人。家书传递成为了我的一种习惯,让我拥有了一份沉甸甸的人生总结和收获。”他说。
经过二十多年的砥砺奋进,曾经一个小小的加气站俨然成长为参天大树。如今,鼎庆经贸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涉足液化气、天然气、粮油、金融等行业的综合性民营企业。集团下属15家分公司,员工400余人。鼎庆公司已成长为长春市同行业的龙头企业,是东北三省最大的液化气仓储、运输及销售企业。
迎难而上,百折不挠,李万升由一名外乡农民工成长为一位优秀的民营企业家,在创业和拼搏中演绎着自己的精彩人生。多年来,李万升除了忙于事业之外,还带领员工们助学、助老、助困,用爱心善举回馈社会。每年对150名贫困学生进行资助。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吉林抗洪等重大灾害中,鼎庆人都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雄奇秀美的白山松水、沃野千里的黑土大地、包容多元的人文精神,孕育了吉林独特的商业文化。这种种的一切也牢牢地吸引着李万升,让他在吉林创业近三十年期间,对这片土地爱得愈发深沉。“吉林成就了我,我爱这里的一草一木,更爱这里的父老乡亲。”李万升说,作为一名吉商,他感受到吉林营商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机遇就在眼前。未来他不仅要壮大自己的企业,更希望能够和众多吉商朋友们共同为吉林建设添砖加瓦。
/吉林日报记者 赵梦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