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以数字吉林建设为引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标志着我省开启了建设“数字吉林”的新征程。在推进吉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如何抢抓信息化发展机遇,促进“数字吉林”建设落地落实?近日,记者采访了省发改委主任安桂武。
“在全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十一次党代会安排部署、走出振兴发展新路的关键时期,在全省坚持实施‘三个五’发展战略,加快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关口,此次全会作出了建设‘数字吉林’的重大决策,符合中央高质量发展要求,符合时代进步潮流和吉林振兴实际,更符合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期待,对于老工业基地走出振兴发展新路必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安桂武如是说。
“领会全会精神,要把握好‘数字吉林’建设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到其核心要义和重大影响。”安桂武说,首先,这是产业升级的突破口。通过与传统产业、传统模式嫁接融合,提升产品质量,降低运营成本,丰富消费体验,在改造中实现升级。以物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不断向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广泛渗透,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推动了农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促进了制造业的“智能化、个性化、网络化、服务化”,引发生产制造技术和产业组织方式变革,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其次,这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顺应消费升级的新趋势,创造新业态,引导新消费,培育新动能,壮大新经济。网络经济、分享经济等在交通出行、商旅住宿、快递物流等领域广泛应用,并逐渐向知识内容、文化创意等领域拓展,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新业态快速兴起,精准农业、农村电商等新模式方兴未艾,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第三,这是职能转变的主抓手。通过“互联网+政务”应用,建设“政务服务超市”、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等服务平台,拓展网上办事广度和深度,极大地提高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的便利性,大幅降低办事成本,做到“只跑一次”甚至“一次不跑”。第四,这是破解瓶颈的金钥匙。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提升社会治安、防灾减灾、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等各种社会难题治理能力。大数据和云计算有效提升整合各方面数据资源,减少信息盲点,增强了社会治理的预见性,构建起智能防控、综合治理的公共安全体系。
全会提出,“要进一步凝聚全省共识,坚定发展信心,抢抓信息化发展机遇,促进‘数字吉林’建设落地落实。”安桂武表示,落实全会精神,加快“数字吉林”建设,一要强化规划引领,出台《数字吉林建设规划》,制定“数字吉林”建设的发展思路、主要目标和工作措施,建立健全评价体系、指标体系、标准化体系,为“数字吉林”建设提供科学的规划指导。二要强化各方联动,推动省市县三级同标同步实施,实现全省整体提升,坚持全省一盘棋,加强数字资源整合,做到设施共享、平台共享、数据共享。三要强化设施先导,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实现全域覆盖。加快传统基础设施网络数字化改造,构建时空大数据云平台;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核心产品研发,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高速、移动、安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提升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四要强化平台依托,以网络平台再造优化功能、流程和标准,联通实施主体与受众,实现一网通办。建设全省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建立省政务服务大数据库;完善全省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整合分散独立的政务信息系统,构筑政务信息数据的智链立交桥和综合数据池;建设“政务服务超市”,拓展网上办事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深化“只跑一次”改革。五要强化人才支撑,引进一大批新型专业人才和团队投身“数字吉林”建设。建立国内外数字经济领域专家库,将数字经济人才纳入全省急需紧缺人才引进计划,支持省内科研院所培育数字领域创新创业型、技术技能型人才,鼓励高校和职业院校加快数字技术、数字经济、信息安全相关专业学科建设,培育基础型、应用型数字人才。六要强化改革护航,以改革利剑破解体制机制弊端,消除行业壁垒,形成高效整合、贯通共享的体系。按照“集聚是必须、不集聚是例外”的原则,加快推进信息资源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跨行业集聚共享。
安桂武表示,省发改委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科学编制《数字吉林建设规划》,加快推进《数字吉林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在摸清吉林数字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科学确定发展思路、基本原则、发展目标,提出重点任务和推进举措,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规划编制工作。数字经济是创新创业最为活跃的领域,要借助“双创”活动平台,优化我省数字经济“双创”生态,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众创空间、“双创”基地,为数字经济领域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便利条件,推动形成数字经济集聚发展的新平台。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协调推动各地区各部门整合资源,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啥升级改造,建设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完善提升全省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同时,抓好各地“数字吉林”建设的绩效考核,将该项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指标的完成情况列入市州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认真做好“数字吉林”建设年度目标的分解落实工作,按照数字政务建设要求,建设完善信用信息数据共享平台、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加快推动政务信息开放共享。
/吉林日报记者 杨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