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2月01日
首页
第A03版:[要闻]

通化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1月30日治愈出院和解除隔离医学观察16例

    1月31日中午12时,通化市召开疫情防控第十八场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病例救治,民生物资保障,物资捐赠,交通管控工作情况。发布会由市委新闻发言人、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策主持。副市长蒋海燕,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市商务局、市红十字会、市交警支队相关负责同志参加发布会,有关同志回答了记者提问。

    副市长蒋海燕介绍疫情防控工作最新情况:

    2021年1月30日0—24时,全市在集中隔离点中通过主动筛查发现新冠病毒感染者6例,其中确诊病例5例、无症状感染者1例。在定点医院隔离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中转为确诊病例53例。截至2021年1月30日24时,全市累计报告新冠病毒感染者307例。目前,在院治疗确诊病例248例,隔离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16例。累计治愈出院和解除隔离医学观察42例,其中1月30日,治愈出院和解除隔离医学观察16例。目前,疫情管控、核酸检测、医疗救治等工作整体可控。

    记者就新冠肺炎患者救治情况提问,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院长刘天戟介绍:

    目前,住院确诊病例患者中,重型患者23人,危重型患者5人,重症和危重症占比达11%。发病特点为高龄患者占比高,多患有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免疫功能差。其中,60岁以上患者占42%,最大96岁。已出院患者中最大年龄81岁。

    在国家和省工作组指导下,通化市中心医院医护人员力量、医疗物资储备,都能够充分满足临床救治工作需求。

    在人员上,集中优势医疗资源,以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杜斌教授、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教授为组长的国家专家组,以及国家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仝小林院士为核心的中医专家团队共25人,吉林大学附属医院支援医务人员累计302人。

    在治疗上,实行层级分类精准施治。在国家级专家的指导下,医疗队以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为核心,对各类型患者对症给予高流量氧疗、恢复期血浆、强化营养支持,以及机械通气、ECMO等治疗。

    在设备上,先进生命支持设备齐全。现有ECMO7台,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床旁血滤机、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以及超声等相关设备,储备充足。

    在管理上,建立了院长带班、各疗区主任交替24小时总住院、交班、会诊、危重症病例讨论等制度,严格落实“一区一组,一患一策”。采取了“多层级医疗、点对点看护”危重症与重症患者救治方针,为每例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保证其得到同质化诊疗。加强了院感防控,切实保障医务人员安全。

    记者就居民生活物资保障提问,市商务局局长孙小婷介绍:

    连日来,通化市加大生活物资供应和配送力度,确保全市居民生活物资得到有力保障。具体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确保生活物资发放。市委、市政府从1月30日起,再次为高风险控制小区每户居民免费配送生活物资综合包,近日陆续发放到位。

    二是加强运力人力保障。集中调配车辆,为指定的311个小区购物超市和直供点,配送蔬菜130.2吨、米面油70.6吨,由小区居民定购,1800名志愿者、楼长、单元长、社区网格员负责代购送货。下一步,根据疫情形势,通过专家研判,近日将实施精准措施,对部分风险较低的小区,采取每户限人限时,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到指定供应点购物。

    三是强化线上销售和线下配送。目前,全市已开放饿了么、美团、七度优鲜等线上销售平台。24-31日,累计完成配送61332单。为满足市民对药品、奶粉、母婴用品等特殊商品的个性化购买需求,拓宽个性化需求通道,目前,已指定药店56家及母婴用品店、商超共计107家企业、商户根据居民个性化需求,开展线上和线下配送。

    下一步,还将继续加大生活物资监测、储备和供应,加强配送运力人力保障,为市民生活需求持续提供有效供应。

    记者就物资捐赠及使用情况提问,通化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李承清介绍:

    疫情发生以来,通化市红十字会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根据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安排,积极应对疫情,依法开展募捐,认真做好社会捐赠款物的接收和发放工作。

    1月24日,通化市红十字会已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了《通化市红十字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捐赠公告》,及时公布了捐赠渠道和所需防疫物资。截至2021年1月30日24时,市红十字会本级累计接受社会各界捐赠款物536笔4163万元。其中,资金捐赠513笔1648万元,物资捐赠23笔127万件,价值2515万元。

    通化市红十字会严格按照公益捐赠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募捐和捐赠款物的接受分配工作,切实做到专款专用、专物专用。

    一是优化捐赠流程。采取提前与捐赠人沟通协调、提前准备捐赠手续、提前安排物资交接方式,做到快速对接。1月31日下午2点一批来自武汉价值73万元的防疫物资抵达通化。

    二是提高收发效率。实现与工信、商务等部门无缝对接。定向捐赠物资直接从捐赠人处“点对点”运送至受赠单位。非定向捐赠物资及时送至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安排调配。

    三是确保公开透明。在红十字会官网和“博爱通化”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对每一笔审核通过的捐赠款物的接收使用情况进行公示,已累计发布捐赠公示5期。通过政府网站和新闻媒体公示捐赠款物的接受和使用情况,做到笔笔有交代、件件能查询,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目前,通化市红十字会根据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指示及捐赠人的意愿已支出资金670万元,用于采购防疫物资和关爱一线医务人员,已调拨物资保障组防疫物资116.81万件,优先保障抗疫一线。其中,96755部队捐赠的26万元防护物资、省发改委会同省疫情防控生活物资保障组捐赠的价值570万元的12万件方便面、长白山管委会捐赠的价值108万元的15000件矿泉水按照指挥部的指示均点对点交付东昌区防疫指挥部;东方红西洋参药业捐赠的1004万元的西洋参粉首批已按照捐赠人的意愿第一时间送达援通医疗队;团省委分5批定向捐赠的价值426万元的防护和生活物资直接交付市青年志愿者协会;1月29日省妇联定向捐赠的价值70万元的防疫和女性卫生用品等物资首批已于30日送至市中心医院和援通医疗队一线医务人员;吉林省红十字会转捐的60万元药品和防疫物资直接交付物资保障组,分两批下拨的抗疫物资已陆续用于抗疫一线。

    通化市红十字会的捐赠咨询热线:0435—5117868,5117869,

    13196189177,13844592480

    记者就交通管控情况提问,通化市交警支队政委车明辉介绍:

    按照通化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的安排部署,通化市交警支队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物资保障,落实支队领导包保管控点、部门领导带队和民警任务到人的三级责任,支队349名警力、73辆警车全部出动,昼夜兼程,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

    疫情发生后,交警支队迅速启动一级警务勤务模式,组织警力投入到长流、二密、通化南3个收费站出城口管控点实施交通管控,对进出城人员及车辆开展检查、登记、消杀等工作。截至1月30日,共检查登记车辆6167台次、人员8114人次;对运输防疫物资、医疗物资、生活物资、防护装备等货运车辆开辟“绿色通道”,安排专人专车实施快速登记、快速核查、快速消杀,全程提供交通前导护送,保障应急救援、物资车辆通行7362台次、8437人次。

    按照《吉林省关于进一步加强防疫期间道路交通管控工作的通知》《通化市关于全市道路封控的通知》精神,社会防控组对进出通化城区人员和车辆制定了相关规定。

    一是关于进入人员。

    1.对因公需要进入东昌区管控区域的人员,需查验本人身份证、对接单位证明及本人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后登记放行。

    2.对户籍为管控区域内的返通人员,需查验本人身份证、居住地社区报备证明、72小时内本人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后登记放行。

    3.对因私需要进入管控区域的外地人员,原则上尽量劝返。确需进入的,需查验身份证、所到社区报备证明及本人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并告知其目前管控政策后登记放行。

    二是关于进入车辆。

    1.对运输防疫物资、民生物资、保供物资的车辆到达入城口后,由市运输物品行业主管部门对车辆驾驶室封贴后登记、消杀放行。

    2.对因公需要返通人员驾车进入管控区域的车辆,需对司乘人员比照进入人员查验要求进行查验,登记、消杀后放行。

    3.对非公务需要、非保供物资运输需要的外地车辆欲进入管控区域内的,原则上一律劝返。确需进入的,要对司乘人员比照进入人员查验要求进行查验,对车辆登记、消杀后放行。

    三是关于外出人员。

    1.对因公需出管控区域的人员,需查验本人身份证、单位证明及本人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登记、消杀后放行。

    2.对因就医等紧急情况急需出管控区域的人员,需查验本人身份证、本人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医院转院证明等证明材料,登记、消杀后放行。

    四是关于外出车辆。

    1.对因运输防疫物资、民生物资、保供物资进入管控区域后离通的车辆,需查验车辆驾驶室封贴完整后,登记、消杀后放行。如车辆密封有损毁现象,通知行业主管部门协同卫健部门妥善处理。

    2.对通化市内前往出城高速口转运防疫物资、民生物资、保供物资的车辆,需查验指派(接收)单位开具的应急运输任务证明后,允许到出城高速口转运货物。

    3.对因公或就医等紧急情况需出管控区域的车辆,需对司乘人员比照外出人员查验要求进行查验,对车辆及司乘人员登记、消杀后放行。

    除以上情况外,出管控区域的,原则上一律禁止。

    交警部门提醒:非必要不返乡,就地安心过大年,自己家人都安全。

    咨询电话:0435-3263201,

    3263202,3263203。

    /来源:通化发布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