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丑橘怎么卖?” “7块钱一斤!”“能不能便宜点儿?”……类似于这样的问价和讨价还价声,在长春东岭南街早市上不绝于耳。
长春市的早市是这座城市最接地气的地方,它用自己的热闹和喧嚣记录了整座城市最淳朴的模样,如今,渐渐恢复“烟火气”的早市成为长春市民消费全面恢复的一个缩影,东岭南街早市也因其不断爆发出来的生机和活力成为新晋的网红打卡地。
早市热闹非凡
升腾着“烟火气”
17日一大早,长春市风和日丽,拂面的微风让人神清气爽。虽然不是周末,但是长春东岭南街早市已是一片喧嚣,市场里人头攒动,前来购物的市民络绎不绝。刚进入早市的大门,吆喝声、叫卖声便此起彼伏,好像是市民这一天的生活都被“唤醒”了一样,整个早市升腾出浓浓的“烟火气”。
长春东岭南街早市是经过多次升级改造的,当时,相关部门也充分考虑了空间、功能和服务等因素,从便民利民的角度出发,打造了满足周边居民采购生鲜食品和基本生活用品需求的便民市场服务体系。
早市里有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商棚,设立了熟食区、蔬菜区、水果区和肉蛋区等,各个分区分隔明显,门头牌匾整齐划一,经营环境十分整洁干净。除了商棚,室外区也品类丰富,包子、油条、豆浆、豆腐脑儿等各种早餐,黏豆包、油炸糕、玉米面饼子和油饼等各种特色小吃应有尽有。
“这里的水果蔬菜都非常新鲜而且还便宜,升级改造了以后,购物环境也变好了,十分值得早上来逛一逛!”家住附近金桥花园小区的市民张先生,几乎每天都来早市采购食材,他对家门口的这个早市提供的服务赞不绝口。
“这个市场的确不错,我每天都是坐着公交车来这里买水果蔬菜,家附近的市场基本不去了!”长春市民李先生家住在经开区,为了来这个市场购物,他每天都是早起坐公交车来。
早市成大学生光顾的
网红打卡地
东岭南街早市不仅受到附近居民的青睐,就连长春市各大高校的大学生也是经常光顾这里,在早市的人流中,你会经常看到一些年轻的面孔,这些都是高校的大学生,他们在早市里吃早餐、买水果,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这个早市已然成了大学生的网红打卡地。
在一家名为“肉蛋堡”的摊位前,前来购买的市民排起了长队,长春大学的孙同学和其他三名同学也在排队的队伍当中。
“你们是怎么知道这个早市的?这么远都过来了?”记者问他们。
“我们也是在网上看到的,说这里特别火,什么东西都有,所以我们就坐着公交车来到了这里,反正也不太远!”孙同学说。
吉林大学南岭校区的王同学也是陪着同学来早市体验的,她们先是找了一家早餐店吃了一顿早餐,然后再准备买一些水果回去,“我们学校离这里不太远,走着走着就来了,平时不少同学都会来这里,都说这里挺好的,东西便宜还干净卫生!”
提升城市品位
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早市大多地处居民集聚区,可充分满足周边居民的生活需求,经营好的早市可以提升城市品位,在全力保障民生、促进就业、刺激居民消费和提高经济发展新活力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真正打通了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东岭南街早市总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有170多户商家在这里经营,拥有商棚2300平方米,硬化水泥路面24000平方米,车位160个,排水设施1座,环卫部门配套公厕1座,监控设备1套,相关部门相继投入400余万元对市场进行了改造提升,经营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正在全力打造“农贸+超市+餐饮”综合服务模式。
“现在冬天都能经营,下雨天也不漏水,干净卫生,四面都是水泥地,在这干买卖挺舒心的,为市民提供更多的水果和蔬菜,让市民吃着放心,是我们商户的追求!”东岭南街早市商户王先生说。
记者手记:
在整座城市还没有从睡梦中苏醒的时候,长春东岭南街早市就用喧嚣打破了早晨的静谧,憧憬满满地开始了新的一天。早市里有最寻常的市井生活,能让人体会到最生动鲜活的生活气息。
早市一头连着居民的“菜篮子”和“米袋子”,另一头连着摊贩商户一家老小的生计,满蓄城市的生机与能量。
目前,长春市的城市管理部门正积极探索早市的智慧化管理模式,全面提升早市的科学管理水平,以便民、利民、惠民为出发点,精准对焦群众的所愿所盼,不断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继续做好服务保障,切实提升居民的幸福感,为加快复苏、拉动城市消费增长而努力,并提升百姓的获得感。
人间烟火气,最在街巷中,这人间烟火气,或许平凡,但最抚凡人心。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陆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