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在第76个“5·8”世界红十字日当天,吉林省第150例(全国第1517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冯昆鹏顺利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为今年的世界红十字日献上了一份珍贵而又特殊的礼物。
冯昆鹏目前就读于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是一名大四学生。作为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的骨干成员和项目负责人,他的身影始终活跃在北华大学的各项公益活动中。冯昆鹏在自己18岁那年,选择用无偿献血的方式作为自己的“成年礼”。“我已经是成年人了,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所以就参加了无偿献血,并一直坚持下来”。大学二年级,他在参加学校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时,接触到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充分感受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重要意义,便毅然加入到中华骨髓库。
冯昆鹏在接到配型成功的电话时,正忙于毕业论文撰写和研究生备考,听到配型成功的消息后,他十分兴奋,当即同意捐献,为了捐献,他放下手中一切,全身心地投入到捐献中。“我觉得凡事皆有轻重缓急,当下,救人是第一位的,与之相比,毕业论文和考研等一些个人的事都可以往后放一放,挽救生命才是最重要的”。
采集结束后,冯昆鹏这份“生命的种子”由吉林省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李万红护送前往患者所在医院。他说:“我见证了吉林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的发展,成功捐献的150例也是我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的一个里程碑,又恰逢‘5·8’世界红十字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我感觉特别有意义。”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