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旭,长春中医药大学健康管理学院的一名教师,她从事志愿服务11年,创办吉林省第一家专注为心智障碍者提供志愿服务的公益组织“长春新区喜爱加关爱心智障碍者家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逐步形成了帮助心智障碍者身心康复的志愿服务模式。徐旭两次被评为“吉林省优秀志愿者”,2021年被评为“吉林省最美家庭标兵”,2022年被评为“全国五好家庭”。
发现心智障碍者家庭身心问题
勇担使命不迟疑
徐旭的志愿服务之路,是从为孤残儿童免费看牙和口腔科普开始的,2012年和2014年,徐旭为福利机构捐建了两个爱心诊室,深受孤残儿童家长们欢迎。2016年,在向孤独症儿童家长进行需求调研时,徐旭发现孤独症等心智障碍者家庭存在非常严重的身心问题。心智障碍者的核心障碍是社交障碍和智力障碍,这两大障碍让93%的心智障碍者无法融合就业,超过半数的心智障碍者不能独立出行,不能独立生活,这给家长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让家长们满面愁容,心情焦虑,不愿带孩子出门,不愿与人交往,甚至和亲人逐渐疏远。而这种困境对于孩子的身心发展非常不利,如此恶性循环,心智障碍者家庭的身心健康情况十分堪忧。
得知这一情况,徐旭虽然不是医生,不是特殊教育老师,也不是心智障碍者的家长,但她觉得,作为一名中医药大学的教师,有着10余年教育工作背景,有着4年志愿服务经验,又受传统医学耳濡目染多年,有责任去帮扶心智障碍者家庭走出困境,帮助心智障碍者家庭看到生活的希望。
于是,2016年起,徐旭发起了“益起走”公益项目,她和学生们一起组建了志愿实践服务团,她和苏艳辉、刘铁军等志愿者一起,组建了“天使活力团”。每个周末都是徐旭的志愿服务日,免费为心智障碍者组织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徐旭带领孩子们一起徒步,一起校园游,一起玩定向运动,一起参加马拉松,一起看电影、做手工、学画画、学唱歌,一起出市集、做店员,总之,凡是能够帮助孩子走出来的,凡是能够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徐旭都愿意去尝试、去探索。随着孩子们的进步,家长口碑相传,参加活动的孩子从几十个增加到几百个,97%的受益者家长表示,孩子的情绪稳定了,社交能力提升了,家长对未来充满希望了,家庭关系和谐了。
独创“小爱助残”志愿服务模式
让心智障碍者家庭看到希望
2018年,在长春中医药大学和长春新区双德街道的支持下,徐旭联合志愿者和受益者家长,注册成立长春新区喜爱加关爱心智障碍者家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为700余个心智残障者免费服务。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徐旭反复思考,如何让一个一个活动模式化,可复制,从而帮助更多的人。近年来,国家针对心智残障者的教育和养护补助,已经逐步落实,但心智残障者和家长的身心综合问题,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的新问题,在徐旭看来,这个“心问题”,需要“用爱心”去解决。
没有成型的经验可以借鉴,徐旭就查书、听课、走访特教学校,广泛倾听家长反馈,不断理论联系实践,经过每年500场公益活动的锤炼,徐旭总结出专门针对心智障碍者的“小爱助残”志愿服务模式,在真实社会场景下,搭建仿真小社会,组织大量的志愿者营造充满爱心的群体氛围,以高频的体育、艺术和手工活动为载体,帮助心智障碍者在与志愿者交往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社交康复。
最初的仿真小社会,是社区、是校园、是公园,随着孩子们能力的不断提升,徐旭搭建的小社会越来越丰富,甚至在商场联系摊位,带着家长一起开小店。在摆渡阳光社区创客社的支持下,2020年,第一家实体店小爱花房顺利开业。之后,小爱星工坊、小爱市集、小爱吉笼蒸饺店、小爱卿时咖啡馆等,陆续落地。孩子们每进一步,徐旭搭建小社会的脚步就跟进一步。平时只穿白衬衫牛仔裤、从来不买奢侈品的徐旭,在帮助孩子们时,毫不吝惜,目前已投入资金30余万元。徐旭带领心智障碍者一起走,一起开小店的故事,也被多家媒体报道。
受益者俊俊,曾经是多动且情绪不稳定的淘气包,现在情绪明显好转,可以独立出行,会做家务,是大家都喜欢的“小歌王”,刚刚在徒步比赛中获奖。受益者恺恺,曾经遇见陌生人就非常紧张,第一次参加活动时不敢睁眼,现在可以在商场出摊,见人打招呼,很有礼貌,恺恺妈妈每次说起孩子“脱胎换骨”的进步,都热泪盈眶,并且恺恺妈妈还参加了为家长组织的模特课,现在也像换了个人,十分自信。孩子的蜕变,让心智障碍者家长看到了曙光,越来越多的家长从受益者蜕变为家长志愿者,而一个个家长的蜕变,让整个心智障碍家庭群体都看到了希望。
志愿服务双向奔赴
以公益活动传播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目前,徐旭平均每周组织公益活动15场,对心智障碍者家庭完全免费开放,每年受益者超过5000人次。11年来,徐旭累计志愿服务超过1万小时,带动1万余名志愿者参与服务。她还号召孩子们学习八段锦,积极锻炼,提升免疫力,乐观生活。
在徐旭看来,助人为乐、志愿服务不是额外工作,而是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徐旭倡导志愿者们向残障者学习不屈不挠的精神,用实际行动影响青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公益活动在帮助心智障碍者的同时,也在传播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正如徐旭每次给志愿者培训时所说:“一场成功的公益活动,一定是志愿者与受益人的双向奔赴,志愿者在帮助孩子们,但其实,孩子们给我们更多!”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