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19日
首页
第A03版:[公益]

自信男孩考上吉林大学 立志未来当老师教书育人

孙靖松和父母合影 本版图片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佳雪 摄

孙靖松的录取通知书

姓名:孙靖松

年龄:18岁

性别:男

高考分数:598分(文科)

毕业学校:榆树市实验中学

录取学校:吉林大学

人生语录: 用心就是做好当下

2024年

“吉善慈心 圆梦大学”再度温暖起航

吉林省慈善总会“慈善救助 圆梦大学”项目是我省慈善品牌项目,连续多年被列为省委、省政府民生实事。该项目自2003年开始实施,现已累计发放善款2.3亿余元,资助困难考生8万余名,并实现了被录取困难考生救助全覆盖,救助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在全国处于前列。自2019年以来,“圆梦大学”项目连续被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该项目被中华慈善总会评为中华慈善品牌项目。

又是一年高考季,又一批有志青年通过勤奋和努力,实现了金榜题名的梦想,即将走进大学的知识殿堂。为了帮助我省低保等困难家庭的学子缓解入学前的经济困难,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大家庭的关爱,增强他们战胜求学路上困难的勇气,同时也为爱心企业和爱心个人搭建回馈社会的平台,2024年吉林省圆梦大学慈善募捐活动如期开展,我们期盼您的参与。

捐赠方式一:银行转账

收款单位:吉林省慈善总会(标注“圆梦大学”)

开户单位:吉林省慈善总会

账 号:

22050145010009333333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长春西安大路支行

捐赠方式二:邮局汇款

地址:长春市绿园区普阳街1616号

吉林省慈善总会1016室(标注“圆梦大学”)

捐赠方式三:扫码捐赠

募捐平台:扫描下方二维码参与网络捐款(如善款有指定捐助对象,请在备注中留言标明)

“我的心里一直都很清楚,之所以能圆梦大学,是因为有父母、老师、好心人和帮扶政策在支持着我。”今年高考,家住榆树市土桥镇保家兴龙屯的18岁男孩孙靖松,以598分被吉林大学哲学专业录取。他说,自己不会辜负爱心人士的鼓励,正按照计划一步一步接近理想目标,希望以后能当一名人民教师。

家庭变故>> 上初二时母亲重病让他深受打击

一家三口种6亩地,父亲农闲时还要外出打工补贴家用,孙靖松告诉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在母亲生病前,家里的生活虽然不富足,但总体还算很稳定。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孙靖松上初二时,母亲突然生病。为了凑够手术费,父亲借遍了亲朋好友,负债累累。

“这一变故当时对我打击很大,因为母亲患脑血栓后,失去了语言能力。”孙靖松说,此前因为父亲性格内向,开朗善谈的母亲几乎是家里的“开心果”,给他的童年带来了很多安慰和快乐,可是自从母亲病后,家里安静了很多。

母亲生活无法自理,父亲自此长年照顾家里,无法再外出打工,收入大幅减少,家里一时蒙上了阴影,自己深受打击,情绪一落千丈。

“最明显的变化是没了学习动力,成绩下滑得非常快,甚至有些自暴自弃的想法。”孙靖松记得,当时的班主任闫蕾老师找他谈话,了解到家庭的变故后,一边安慰他不要担心,一边帮助他向学校申请了学费减免。

老师告诉孙靖松,虽然母亲生病了,但父亲还在努力赚钱养家,作为他们唯一的儿子,更应该努力学习,把成绩提上去、考上好的高中,以后再考上大学,就是对家里最大的回报,相信这也是父母最期盼的事情。

自我激励>>

一定要考上大学当老师帮助更多人

闫蕾老师的一番谈话,让孙靖松陷入了深思,他又想起了母亲病前经常叮嘱他的话。

“妈妈从小教育我要坚强、自立,要乐观,遇到困难要努力去克服,不要气馁。”孙靖松说,每次回家时,他想照顾母亲都被推开,母亲用手势比划着让他先去学习。想到这些,身上便萌生出一种奋发的力量。自那以后,孙靖松一改颓废的状态,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上课多提问、下课多钻研,一段时间后,成绩又回到了班级前列。

除了老师和父母的影响,一些陌生人的关怀也给了他很多温暖和鼓励。有一次,学校放假,孙靖松没赶上回家的班车,就在校外一个私人经营的自习室看书。时间太晚又舍不得花钱住宿,就想着坐在那看一夜的书,第二天早上再回家。

“最后自习室就剩下我一个人,老板要关门了,看我犹豫徘徊,就自掏腰包给我租了一个旅店住,这让我很意外。”孙靖松说,当时那个好心人告诉我,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怕,都会挺过去的,将来长大了回头看就是一种经历。这份来自陌生人的关怀,让他一时百感交集。

孙靖松当时就想,一定要考上大学改变命运,只有这样,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才有能力提供帮助。高考成绩发布后,孙靖松如愿考入吉林大学哲学专业,孙靖松说,哲学是一种关于人生智慧的学问,曾在最艰难时为他提供了开阔的思维和前进的方向。

聊到未来的职业规划,孙靖松说:“成长路上,老师们对我人生轨迹的影响很大,我一直想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去帮助更多像我这样的孩子摆脱困境。”

同学印象>>

他像“海绵”一样善于学习汲取知识

在同班同学于一丁的印象中,孙靖松是一个善于学习、汲取知识像“一块海绵”的人。

于一丁说,还在高一时,孙靖松就立下目标,做一块“海绵”,不仅要汲取知识养分,还要和同学分享有意思的话题。

“他看事情有自己独特的角度,学习也有自己的技巧。”于一丁记得,在同学们都严格按照书本给出的标准答案解题时,他总是尝试用其他方式来解答。读哲学书籍是他的一个爱好,在他的带动下,不少原来不怎么看哲学书的同学,也都喜欢上了。

对知识的渴求让孙靖松多才多艺,也排解了他很多生活中的苦恼,所以他给人的感觉总是温和、冷静又思辨,大家都喜欢和他一起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

老师评价>>

他专注又坚定喜欢帮助别人

“专注又坚定,善良又热情,经常帮助同学。”这是高中班主任王立波老师对孙靖松的评价。王立波老师说,孙靖松是个学习很踏实的孩子,上课非常认真,自我认知也十分清晰。

“高考前的一次测试,其中一科的成绩有所下滑,原本还担心他会不会压力太大了,没想到他还反过来安慰我,说清楚自己这次问题出在哪里,以后绝不会再出现了。”王立波还记得,有一名同学心情不好,他曾自告奋勇,给这名同学写了安慰信,巧妙化解了他的郁闷情绪。

在王立波老师看来,孙靖松取得好成绩是自身努力的结果,他勇敢地迈出人生转折的第一步,璀璨的未来才刚刚开始。爱像蒲公英种子,相信有一天,他也会走上讲台,教书育人,传播爱心,帮助更多的孩子实现梦想。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佳雪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