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街小巷是城市的“里子”,虽不起眼,却紧贴着群众生活,反映着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然而,部分居民却将背街小巷当作“自留地”,随意堆放杂物,导致背街小巷环境“脏、乱、差”,影响居民日常生活。为解决背街小巷的窘境,长春市环卫系统从即日起至9月底,集中时间和力量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清理工作,推进精细化管理,消灭死角死面和盲点盲区,努力实现环境卫生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背街小巷的老旧小区环境焕然一新
位于宽城区西二条716号的西广南苑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有14栋楼宇,常住人口约2132户,辐射背街小巷7条、庭院4处,属于典型的无物业服务小区,最近随着长春市推进背街小巷环境秩序提升,这里正在发生蜕变。
8月16日一早,在南苑小区内,一群身着橘黄色工作服的环卫工人们准时到岗,手持扫帚等清洁工具,对街道进行清扫工作。“我们将原有主要街路上的定岗定人的保洁方式转变为巡回保洁,把一部分的保洁人员和设备尽最大限度充实到背街小巷当中”,长春市宽城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环卫科科长侯小舟对正在开展的这项工作具体介绍,“这样一来,背街小巷的保洁方式由原来的突击式保洁转化为为常态化保洁,彻底将此区域环境卫生管理提档升级。”
长春划分263个单元网格分级逐年提质达标
在南关区平阳商圈内,小型多功能清扫车“亮相”街头,改变了辖区背街小巷“扫地基本靠手转场基本靠走”的现状。小型清扫保洁车均为单人驾驶,每辆清扫车配备4个可调式清扫盘,可同时对路面、边角缝隙垃圾进行清扫和吸附,将背街小巷的“边边角角”的卫生清理做精做细。
据统计,截至7月中旬,累计清理卫生死角117处、各类垃圾2100余吨、乱堆乱放450余处、野广告4481处,占道经营2700余处,清理“僵尸车”282台,规范广告牌匾208处,拆除各类违建112处。长春市城市管理局环境卫生管理处副处长李文秀介绍,长春市城管局正按照“技术路线优化为主、人员设备投入为辅”的原则,将全市划分为263个单元网格,以网格为提升单元,按公共区域和单位自管区域分类分级逐年提升作业标准,并计划通过三年左右时间,实现所有背街小巷区域环境卫生秩序全部提质达标。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佳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