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国冰城到东南海滨,从文学殿堂到教育管理,一位女性学者的人生轨迹跨越了地理的阻隔与学科的藩篱。她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哈尔滨,这片孕育了萧红、迟子建等文学大家的黑土地,似乎早已在她血脉中注入了对文学的执着与热爱。在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完成硕士学业后,她并未止步,而是南下武汉,在百年名校武汉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这段求学经历为她日后的学术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
简介:李雪,女,汉族,文学博士,教授,闽江学者,1973年7月出生,黑龙江哈尔滨人,籍贯吉林省梨树县。现任集美大学教务处处长,福建省政协委员、民盟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民盟厦门市委副主委。在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获硕士学位、武汉大学文学院获博士学位。
人物履历:
2006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哈尔滨学院历任教师、人文学院副院长、文法学院副院长、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市情研究中心副主任、发展规划处处长等职务(期间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哈尔滨市道里区建国街道办事处挂职副主任;2008年爱丁堡大学访学)。
2006年12月加入民盟。曾任十三届哈尔滨市政协委员,民盟哈尔滨市委十三届常委。
2019年12月人才引进集美大学任师范学院院长、2021年6月至今任集美大学教务处处长。
主持并参与国家社科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省社科项目3项,主持福建省教改重大项目1项、一般项目2项。在核心期刊和三报一刊发表文章《人性美的礼赞:王蒙与艾特玛托夫》《历史变迁和心灵动变的见证——田中禾乡村叙事论》《生命如烈火燃烧——读王蒙中篇小说集<霞满天>》《以文学教育唤醒生命感和价值感》《以文学的目光凝视着片土地》《在自然环境中感知生命的律动》《怀乡诗的深化向度——以闻一多怀乡诗为例》《范小青佛理小说主题诠释》《刘醒龙小说研究综述》《论朱文颖小说的叙事伦理》《“50后”作家的创作依然蕴含着无限生机》等60余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摘转载。出版专著、教材《艾特马托夫与中国当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史》《溯潮观海:中国海洋文学发展》《“立德树人:师范教育实习指导研究”》《1945-1949 年东北解放区文学大系·翻译文学卷》(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小学美育与美育化教育研究》《哈尔滨近代教育史研究》《中小学美育与美育化教学研究》等11部。
在福建省政协十三届一次全会上关于“福”文化发言得到省委批示;2023年10月,建言被全国政协采纳;在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政协理论文章《以福建独特“福”文化优势,促进中华儿女大团结》《在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中展现人民政协担当作为》《用“四心”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等,被聘为省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特约研究员。
2016年至2019年连续获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两次、三等奖一次;2015年获黑龙江省高校教师年度人物;2017年获文艺评论“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奖”、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社科院特别勋章、黑龙江省政府特殊津贴;2019年受聘国务院城市发展研究会特聘教授;2021年3月获福建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福建省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负责人、福建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负责人、福建省级虚拟教研室负责人。2024年,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授予的优秀教学管理者。带领师范学院团队获民族团结进步奖、带领教务处团队获评“福建省巾帼文明岗”。
研究方向:
文学评论,艺术评论,教育教学管理。
社会兼职: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福建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艺术评论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高教学会教学管理委员会委员、厦门市社会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委、国家艺术基金评委、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评委、教育部师范认证专家组组长、教育部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