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2月03日
首页
第A04版:[都市]

教育部新规: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

禁止带手机进校园听听师生家长怎么说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对此,老师、家长和学生怎么看呢?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长春市内的部分中小学教师、家长和学生,倾听了他们的看法。

    各个举双手赞成手机对中小学生“杀伤力”大

    老师看法:

    裴老师:这个通知真是太及时了

    “教育部发的这个通知真是太及时了,因为疫情的原因,如今的青少年网课比较多,对他们的眼睛伤害非常大,这个通知可以将青少年带手机进校园的习惯扼杀在摇篮里……”长春市十一高兴华学校的裴老师对这个通知举双手赞成。

    裴老师说,自己是一名班主任,平时在对班级进行管理时,已经严禁学生把手机带进校园了。可能这个规定让一些家长不理解,有的家长会问,万一他们有什么急事想找孩子,无法及时联系上怎么办?他当时就告诉家长五个字“可以找老师”!

    裴老师说,如今是智能手机时代,科技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弊病。智能手机对孩子视力的影响非常大,中小学生的自制力很差,如果长时间使用手机或是沉迷于手机游戏的话,是十分不利于学生成长的,一旦学生把手机带进学校,他们可能就会没有心思学习,而把注意力用到了手机上。

    “我认为,学生没有必要把手机带进校园,现在,需要在学校内用手机做的作业几乎没有,即使存在极个别情况,那也是晚上放学回家做就可以了,因此,我坚决反对学生把手机带进校园,支持教育部的这个通知!”裴老师表示。

    姜老师:手机对于孩子等同于游戏机

    “我非常支持教育部的这项规定,不准学生带手机进学校是非常正确的。”在长春市宽城区某小学担任班主任的姜老师表示,小学生完全没有带手机上学的必要,“孩子送到学校来,我们老师就会进行管理,如果家长有什么事,完全可以联系老师,手机在很多孩子的手里,其实就是相当于游戏机。”姜老师表示,她曾多次看到高年级的小学生扎堆玩手机游戏。

    至于有些家长担心联系不上孩子的顾虑,姜老师也认为有其他途径解决。“现在很流行的电话手表就能解决联系孩子的问题,我建议给孩子买最简单的电话手表就行,其他功能最好都不要带。”

    鲍老师:学生禁带手机百益无一害

    长春汽开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九中学的鲍老师说,不让学生个人将手机带入校园,对学生来说百益而无一害。就她所在的学校而言,学生在校园内学习根本就不需要手机,老师一般也不会给学生留线上作业。如果家长想要联系学生的话,完全可以给班主任打来电话,同时如果学生有什么状况,班主任或者值班老师也会第一时间联系到家长。

    鲍老师说,如果让学生随身携带手机进校园,那么很多学生都会时刻惦记,不时地想翻看,想打开玩,很容易沉迷进去从而耽误学习,如果严禁携带手机,那么学生就不用惦记了。如有学生的确有带手机需求,那么进校后也应该由学校来保管,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

    家长意见:

    孩子可以持有手机但要树立正确使用的观念

    李女士:赞同禁止学生带手机入校

    长春市民李女士的女儿读初中一年级,她十分赞成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禁止学生把手机带入校园。

    李女士说,读初中的女儿对手机的依赖性非常大,其主要原因是班级的每个同学都有手机,导致她不得不给孩子也买了一部手机。而且,班级的同学们有独立的微信群,孩子们在微信群里除了谈论一些学习的内容和作业以外,更多的是讨论一些游戏,“女儿以前不玩游戏,但同学们都在谈,她感觉和同学们没有了共同语言,因此,后来她偶尔也会玩游戏!”

    另外,孩子在家做作业时,有时也会用手机在百度上搜索一些答案和不明白的问题,因此,孩子在家时,她是允许孩子用手机的,但也会限制孩子用手机的时长,“闺女的自我控制能力太差,如果家长不监督,她一定会沉迷于手机,所以,必要的监督是一定要做的,否则,孩子就把手机当成了主业,而慢慢地荒废了学业!”

    “女儿的学校是不允许学生把手机带到校园的,班主任在班级群里明确提出过……”李女士表示,因此,她是不会让孩子带手机去上学的,如果孩子实在想用,那就让孩子在家用一会儿。

    纪女士:因为网课,给孩子配了手机

    学生家长纪女士表示,她之所以给孩子配手机,是因为孩子需要上网课,有时候老师也会在微信群里布置作业。“如果都不让带手机上学,我是支持的,但也希望老师不要通过微信布置家庭作业。”

    刘女士:孩子可以持有手机但要提前约法三章

    学生家长刘女士则表示,如今时代在进步,很多教学任务都已经移到网络上了,因此孩子持有手机也并无不妥。“我跟我姑娘就约法三章,如果老师跟我反映她在学校期间用手机玩游戏或者看抖音,那么我就直接没收,结果孩子果真遵守了约定,日常我接她放学,有个手机还是比较方便联系的。”

    孙女士:孩子住校,有手机方便联系

    长春市民孙女士的孩子现在读高中,对于手机该不该进校园的问题,孙女士认为手机可以让孩子带。“我家孩子在学校住宿,一两周能回一次家,所以孩子带上手机也很重要,这样能及时联系上孩子,缺啥少啥我们能及时送去。还可以经常和孩子沟通,了解到孩子各方面的状态,出现问题可以及时采取措施。除此之外,孩子有时在学校做作业,查题时也可以用到手机。”孙女士说。

    孙女士说,手机可以让孩子带,但是要让孩子树立正确使用手机的观念,合理安排,不能让孩子沉迷到手机游戏中。关于这个观念从小就得引导,比如孩子在三四岁时,除了正常用手机、平板电脑在线学习时,尽量不给孩子玩手机游戏、看动画片等,即使看也要规定时间,养成好习惯。在给孩子配备手机后,也要合理引导,合理使用。

    没有手机的同学是“另类”不让手机进校园是好事

    学生声音:

    刘同学:不带手机,我可以带电话手表

    “我很想把手机带进学校,但老师和爸爸妈妈都不让,我也不敢带啊,我现在都是带着电话手表去上学的!”长春市某中学初二学生刘同学说。

    刘同学说,班级所有的同学都有手机,都有微信,如果没有手机,在同学们的眼里就会是一个“另类”,会遭到其他同学嘲笑的。大家有微信群,群里没有家长,没有老师,同学们可以在微信群里畅所欲言。但这些都是在同学们放学回家或是放假的时候,上学时,没有同学把手机带进校园。

    “以前有过个别同学把手机带进了校园,后来被老师没收了,还找了家长,在同学们面前也挺没面子的!”刘同学说。

    学校老师不让带手机上学,刘同学的父母给他买了一部电话手表,为的是联系方便。“学校老师是允许带电话手表的,只能打电话、接电话和定位的那种。在放学的时候,学校门口接孩子的家长特别多,有时我都找不到爸爸,只能用电话手表与爸爸联系,这样就方便多了,也能减少父母对我的担心!”

    孙同学:老师不应一味强制没收

    关于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生个人手机原则上不得带入校园的通知,长春市某学校就读高二的孙同学有着自己的看法。孙同学说,他感觉不让手机进校园是好事,因为在学校内学习方面很少能用上手机,也就是回寝室给家长打打电话还算上是正事。他早在上初中时就开始有手机了,虽然自认为自制力还算比较强,但手机一在身边有时候真控制不住想要玩,很容易沉迷进去。

    孙同学说,他们学校现在的要求是手机带进教学楼就不行,无论是课间还是午休,都不允许带进教学楼。在教学楼上课时会有学生处的老师抽查,一旦发现有同学偷偷玩手机,就会立即没收。孙同学认为,如果有同学出现违规带手机的情况,老师还是要灵活处置一些,应该以说服、教育为主,不要一味采取强制措施,因为这很容易引起同学们的逆反心理。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陆续王跃吕闯实习生申丛伊报道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