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我知道被执行人朱某的修理部地址了,在黑龙江省大庆市的一个小镇,距离长春得有500公里,咱们能去执行吗?”申请执行人高某向王婷婷法官询问。
“当然可以,您只需将确切地址发给我,我们这两天就去执行!”法官当即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本案始于2022年1月,高某向朱某出售了一台价值8万元的打包机,但朱某迟迟未给付货款,高某多次催告无果后,将朱某诉至长春市绿园区法院,后案件进入执行程序。
经办案法官王婷婷查询,并未发现被执行人名下存在可供执行财产,遂联系申请执行人高某提供财产线索。经高某透露,被执行人朱某在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红旗镇经营一家修理部,同时从事钢结构产品的生产加工。得知此信息后,办案法官立即动身前往500公里外的红旗镇。
由于小镇位置较为偏僻,经申请执行人多次引导,执行干警才找到朱某的修理部。在林甸县法院的协助下,办案法官查明朱某的厂区内停放着铲车等运输工具,以及各类钢材制造设备和正在加工的钢结构半成品。法官通过现场工人联系到朱某,告知其法院将对厂内器械设备等动产进行查封,朱某则谎称这些设备都不是自己的。执行法官随即向其释明提出执行异议的程序,并对厂内的设备和材料进行了清点,全部予以查封。同时,法官告知朱某于次日前往林甸县法院履行债务,否则法院将依法扣押拍卖其厂内财产。随后,办案法官前往申请执行人提供的朱某其他工作地点进行检查,但均未能找到朱某的行踪。
次日,朱某因害怕法院对其采取强制措施而未现身。在林甸县法院法警队的协助下,执行法官对前一日查封的设备和材料进行了扣押。朱某得知法院“动了真格”后,意识到无法再逃避执行,遂委托朋友作为代理人,主动到林甸法院协商和解事宜。
在办案法官的主持下,双方达成了执行和解协议,被执行人当场偿还了3万元债务,剩余尾款则约定在5月10日前全部清偿完毕。随着当事人双方在和解协议上落笔签字,这场跨越千里的执行案件终于宣告执结。
此案的圆满执结,不仅彰显了司法的权威和公信力,也为营造诚信守法的社会氛围提供了坚实保障。绿园法院执行局在此警示各位被执行人,任何妄图藏匿行踪、隐藏财产的行为终将自食恶果,司法利剑所指之处,失信者终将无处遁形。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吕闯